盐场歇后语

发布时间:2021-05-13 阅读量:

盐场歇后语

许佃来

盐场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具有鲜明的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早些年盐圩里,故人相见,寒喧问候。有人问:“老哥,这几年咋样?”那人答:“唉!叫花子提亲——穷凑合。”这句歇后语中,你可以想象一个老盐工生活中的无奈。它道出一个现象,当时的盐场与上了年岁的老人一样,力不从心,难免背上沉重的生活负担。

过去盐业生产基本靠肩挑手推,工作强度十分繁重。劳动中,小青年们斗志旺盛,你争我赶。老工人一句调侃:“都给我悠着点,别麻袋里装钉子——出尖。”这句歇后语,巧妙地把钉子的习性贯穿其中。麻袋本来织的就不太密,装上钉子受重力作用,外边的钉子刺破麻袋在所难免。面对一阵紧似一阵的劳动场面,老工人既感欣慰,也怕青年人累着。这样一句加入歇后语的调侃,把老盐工对青年盐工的关爱和现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盐业生产旺季时,经常有乡下人到圩里卖菜(或者用菜换些咸鱼干),遇到短斤少两的小贩,有人常会骂到:“这小子,蚕豆开花——黑心。”遇到游手好闲爱欺负人的混混,有人常会喝斥:“干啥?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或“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这几句歇后语彰显了盐场人爱憎分明的性格。

有人说,在盐圩下看人用歇后语斗嘴,也是一种享受。两人相遇——

甲:“二哥吃了没?”乙:“我呀?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呢!”甲:“呦,二嫂没给你做饭呐?”乙:“她呀?不知道又哪疯去了。谁敢惹她,海龙王搬家——离海(厉害)着呢,说不定现在正胸前挂钥匙——开心呢,呵呵!”甲:“啊呸!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西瓜掉进油篓里——油头滑脑。我滩虎鱼遇窟窿——连蹦带溜了……两人别过,留下的是朗朗笑声。

盐场人爽朗的笑声无处不在,这是两名到了该娶媳妇年龄的小伙子坐在滩头聊天的一幕——

甲:哥们儿,听说你在头圩找了一个,人家说是水瓢里点灯——漂(瓢)亮 ,是吗?乙:嗯,那还用说,那是纳鞋底不用锥子——真(针)好,狗撵鸭子——呱呱叫。甲:……啧……你看你豁唇镶金牙——看把你美的。乙:呵呵,你找了吗,要不从附近圩子里找一个吧?甲:你看我是王小二敲锣——穷得丁当响,再看看圩里的姑娘就像断线的风筝——远走高飞。人家现在都往城里跑,那是肉包打狗——有去无回。你数数现在咱附近的圩子里跟咱岁数差不多的姑娘早开水烫老鼠——一个不剩了。”乙:“那也不能干等着呀?”甲:“实在不行咱就到农村找一个,我就不信农村姑娘会比圩里的差,今后的生活谁好谁孬石灰揩屁股——白一腚(不一定),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丰富多彩的盐场俏皮话,是职工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也是他们生活中的调味品,令他们生活多了几分色彩。